郵箱

您所在的位置:

首頁>本地>正文

【黨的二十大代表風采】張凌云:專注鄉村振興 帶著鄉親們共同奮斗

發布日期:2022-10-13 08:56:34 閱讀量:2944

(寶雞新聞網 惠耀輝 羅君)10月的寶雞正是收獲的季節。這兩天,黨的二十大代表、鳳翔區槐北村黨支部書記張凌云忙的不可開交。村里建設的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即將建成投產,要抓緊完善水電路等配套工程;最近村里又在與海大集團和新希望集團兩家養殖龍頭企業洽談合作,雖然忙,但張凌云忙的很幸福。

圖片1.png

2011年,24歲的張凌云大學畢業后,毅然決然回鄉創業,進入養豬場,開啟了自己創業的夢想。養豬是一門技術行當,要養好豬,就必須懂得生豬養殖的基本生產流程以及每個階段的免疫防疫。為了盡快掌握要領,張凌云穿著工作服走進豬圈。

槐北村是一個養豬大村,全村養殖戶最多時達到200余戶,年出欄生豬3萬頭,村里養豬的人多,但仔豬一直依賴外購,防疫、運輸風險較大。張凌云自籌資金建起了仔豬繁育場、組建起了專業化養殖團隊,推進繁育場和養豬場公司化運作,通過自繁自養,降低風險,減少成本。

事業越發展,新情況和新問題就越多。2013年,張凌云發現,由于槐北村養殖規模的擴大,加之農戶環保意識不到位,養殖環保設施不完善,大規模養殖給村子的環境造成了巨大影響,雖然農民的錢包鼓起來了,但生活環境卻越來越差,讓廣大群眾頭疼不已。

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。在多次外出考察學習之后,張凌云決定帶頭改造養殖場,帶頭實現轉型升級,帶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。她先后投資1000萬元,引進大型糞污處理設備,建成年產1萬噸的有機肥料加工中心、20萬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,并配套建設810畝的果蔬基地,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,大大減輕了生豬養殖業給當地環境帶來的壓力。

依托村里的合作社,張凌云開始探索供種、防疫、治污、技術指導“四統一”的養殖幫扶模式,先后帶動400余戶群眾致富,戶均增收8000多元?!安?、飼、畜、沼、肥”五位一體的循環農業在當地蓬勃興起,標準化養殖場取代了臭氣熏天的豬圈,有機肥加工廠年產肥料4萬噸,全村建起蔬菜大棚400多座……去年,槐北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.86萬元。

如今,張凌云成立了寶雞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,大力發展“菜、飼、畜、沼、肥”五位一體農業循環經濟模式,建成年出欄1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一個、占地810畝的果蔬基地一個、年產40000噸的生物有機肥加工中心一座、年產20萬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一座。實現了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三豐收。

“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,我身上的責任光榮且重大?!睆埩柙票硎?,她將繼續專注于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,“跟大伙兒一起奮斗,讓我們槐北村變得越來越美,讓我們的村民變得越來越富,我會不改初心,一直努力下去?!?/span>

編輯:邱融融

又污又黄又湿的免费网站